十大影响中国酒店设计最新趋势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于:2014-05-23 12:37 浏览:

研讨会现场
酒店已不再只是为旅行者提供短暂栖息的居住空间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现,代表了个人品质和生活标准。随着目标消费群体的增长,酒店设计日趋活跃,酒店管理者开始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意识到酒店设计风格对酒店各方面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那么究竟是哪十大趋势影响者中国酒店设计呢?
2014年5月13日,第十届文博会广田分会场举行的“十大影响中国酒店设计最新趋势”研讨会,聚集了设计领域翘楚,对中国酒店设计未来发展作出了新的探索。
凤凰酒店顾问公司执行董事孙维哲先生作为本次专题研讨会的主讲人,从专业的酒店管理经营方向,全面的分析了影响中国酒店设计发展的原因。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王铁、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彭军、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沈康及艺术院校的老师、行业专家等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一、高星级酒店供过于求
凤凰酒店顾问公司执行董事孙维哲先生指出:如今,国内五星级数量过多局面已经形成,需要9年左右的时间来消化;据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3月份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指出,当前全国五星级酒店的数量已达814家,其中广东省以115家居全国之首,广州、东莞和深圳三地的五星级酒店数量也分别多达24家、22家和20家
二、“反贪腐”运动将继续削弱需求
“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影响令多数酒店在2013年度降低了三成左右的营业额。行业内的有些酒店居然要求“降星”,来继续提供“允许”的餐饮服务。2013年三星级以上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约为57%,同比下降月6个百分点;房价同比降低39元。对设计来说,要求需要变得更加市场化,而不是只按“品牌”指标来看。
三、“依靠房地产片区”之豪华酒店发展模式可能已经走到终点
“房地产片区发展”必须含一家五星级酒店这一发展模式可能已经走到尽头,这就要求建筑内设计必须含有更多的商业触觉,而不是仅仅是依靠美感或官能刺激。
四、酒店设计将与其他HOPSCA元素紧密结合
未来的酒店项目将越来越像城市综合体(HOPSCA)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存在或成为项目的主导角色。酒店设计奖更多与商业的布局、设计联系,需要设计师对商业的理解更深。比如:广州的IFC、名古屋的JR Towers等就是不错的正面案例。
五、消费者的理性化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沈康院长在研讨会上表示:星级酒店的过量化供应赋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这是之前没有的。要获得客人的忠诚度将变得困难。酒店需要比“光好看”之外更多理由去吸引客户,留住消费者。设计者的角色要从美感的“价值提倡(Value Propositions)”向消费者的“满足感”过渡。这就要求,你设计的一灯一座,不仅要好看,更要好用。好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提供真正服务时候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点缀或表达设计师或业主本身的欲望而设计。当然对待业主方面,需要更合理的沟通和引导。
六、酒店行业人才紧张继续恶化
更多“高星级”酒店的建成,代表对更多“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酒店行业现存的年平均“跳槽率”为30%,酒店的年工资涨幅也都是双位数的,而这迫使酒店的员工与客房比例下降,这表示,如果酒店的每间房分摊面积太高,以后服务跟不上的概率将更高。要更有效控制酒店的每间房分摊面积,以确保不会出现“有厕所但没人洗”、“有设备但没人维护”的现象。
七、酒店的平均规模将变小
偏低的出租率+人手或人才短缺,驱使酒店的平均规模变小,以后平均的客房数量可能在200-250左右,酒店内餐饮面积将被有效压缩。所以在设计上更要求使用效益,特色餐厅、桑拿、棋牌室等不再是必须项目。在日本的大阪、名古屋等城市,不少酒店都在200房间以下,面积不超过35平米,这个数字让国人惊叹。
八、资金紧张将催生更高效的酒店设计
由于未来市场前景的不定性,发展商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会越来越要求更具效益的设计。1000平米以上的大堂不再是潮流,60平米的标准房面积不会再被吹捧,一切从“赢利”为依归。
九、更多高科技及智能化的应用
酒店行业“利润被压缩”年代的来到,每间房间建造成本将被合理化压缩。“一体化、拼装化”建造的广泛使用,建设周期压缩到6-9个月,成本将实现2-3成的节省。
十、绿色意识的升级
现在的酒店消费者已经非常在意入住酒店是否绿色、低碳酒店。低碳项目将增加成本不到20%,但之后的每年营运成本节省在15%以上。这就要求在设计上如何与材料供应商谈论逐渐更多使用绿色低碳材料,逐渐量化“碳足迹”分数。
广田股份设计院院长肖平在会上表示:坚持走“集成化”与“专业化”两翼齐飞的绿色创意设计之路,把绿色、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带给千家万户。符合未来酒店领域乃至整个装饰行业的发展走向,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2014年5月13日,第十届文博会广田分会场举行的“十大影响中国酒店设计最新趋势”研讨会,聚集了设计领域翘楚,对中国酒店设计未来发展作出了新的探索。
凤凰酒店顾问公司执行董事孙维哲先生作为本次专题研讨会的主讲人,从专业的酒店管理经营方向,全面的分析了影响中国酒店设计发展的原因。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王铁、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彭军、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沈康及艺术院校的老师、行业专家等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一、高星级酒店供过于求
凤凰酒店顾问公司执行董事孙维哲先生指出:如今,国内五星级数量过多局面已经形成,需要9年左右的时间来消化;据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3月份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指出,当前全国五星级酒店的数量已达814家,其中广东省以115家居全国之首,广州、东莞和深圳三地的五星级酒店数量也分别多达24家、22家和20家
二、“反贪腐”运动将继续削弱需求
“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影响令多数酒店在2013年度降低了三成左右的营业额。行业内的有些酒店居然要求“降星”,来继续提供“允许”的餐饮服务。2013年三星级以上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约为57%,同比下降月6个百分点;房价同比降低39元。对设计来说,要求需要变得更加市场化,而不是只按“品牌”指标来看。
三、“依靠房地产片区”之豪华酒店发展模式可能已经走到终点
“房地产片区发展”必须含一家五星级酒店这一发展模式可能已经走到尽头,这就要求建筑内设计必须含有更多的商业触觉,而不是仅仅是依靠美感或官能刺激。
四、酒店设计将与其他HOPSCA元素紧密结合
未来的酒店项目将越来越像城市综合体(HOPSCA)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存在或成为项目的主导角色。酒店设计奖更多与商业的布局、设计联系,需要设计师对商业的理解更深。比如:广州的IFC、名古屋的JR Towers等就是不错的正面案例。
五、消费者的理性化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沈康院长在研讨会上表示:星级酒店的过量化供应赋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这是之前没有的。要获得客人的忠诚度将变得困难。酒店需要比“光好看”之外更多理由去吸引客户,留住消费者。设计者的角色要从美感的“价值提倡(Value Propositions)”向消费者的“满足感”过渡。这就要求,你设计的一灯一座,不仅要好看,更要好用。好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提供真正服务时候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点缀或表达设计师或业主本身的欲望而设计。当然对待业主方面,需要更合理的沟通和引导。
六、酒店行业人才紧张继续恶化
更多“高星级”酒店的建成,代表对更多“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酒店行业现存的年平均“跳槽率”为30%,酒店的年工资涨幅也都是双位数的,而这迫使酒店的员工与客房比例下降,这表示,如果酒店的每间房分摊面积太高,以后服务跟不上的概率将更高。要更有效控制酒店的每间房分摊面积,以确保不会出现“有厕所但没人洗”、“有设备但没人维护”的现象。
七、酒店的平均规模将变小
偏低的出租率+人手或人才短缺,驱使酒店的平均规模变小,以后平均的客房数量可能在200-250左右,酒店内餐饮面积将被有效压缩。所以在设计上更要求使用效益,特色餐厅、桑拿、棋牌室等不再是必须项目。在日本的大阪、名古屋等城市,不少酒店都在200房间以下,面积不超过35平米,这个数字让国人惊叹。
八、资金紧张将催生更高效的酒店设计
由于未来市场前景的不定性,发展商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会越来越要求更具效益的设计。1000平米以上的大堂不再是潮流,60平米的标准房面积不会再被吹捧,一切从“赢利”为依归。
九、更多高科技及智能化的应用
酒店行业“利润被压缩”年代的来到,每间房间建造成本将被合理化压缩。“一体化、拼装化”建造的广泛使用,建设周期压缩到6-9个月,成本将实现2-3成的节省。
十、绿色意识的升级
现在的酒店消费者已经非常在意入住酒店是否绿色、低碳酒店。低碳项目将增加成本不到20%,但之后的每年营运成本节省在15%以上。这就要求在设计上如何与材料供应商谈论逐渐更多使用绿色低碳材料,逐渐量化“碳足迹”分数。
广田股份设计院院长肖平在会上表示:坚持走“集成化”与“专业化”两翼齐飞的绿色创意设计之路,把绿色、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带给千家万户。符合未来酒店领域乃至整个装饰行业的发展走向,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凤凰酒店顾问公司执行董事孙维哲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王铁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沈康

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彭军

广田股份设计院院长肖平